为深化校外教育课程改革,赋能教师专业成长,4月2日,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杭州发现教育研究院,拉开课程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的新序幕。
本次培训聚焦课程建设关键能力提升,促使教师掌握先进课程理念与方法,增强课程设计、实施及优化的实操技能。培训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4月2日至3日的理论研修,第二阶段将在6月中旬组织3天的外出考察学习。理论研修模块中心首席教师、第三期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课程主管及其他专业教师共计一百余人参与。
开班式上,杭州发现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春燕从目标、进程、内容、形式到评价对培训方案进行全方位解读。指明这是为校外教育 “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以专家领航、案例剖析、研讨交流、实地探访为抓手,切实拓宽教师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发处副处长周华平立足教师成长根基,作动员讲话。他指出,“2 + 3 集中学习模式” 是整合教师专业精进与进修需求,搭建的学习平台。老师们需从被动转为主动自觉,用内驱力推动自己在课程构建之路上稳步前行;需告别机械的被动输入,用辩证思考升华知识,让每场讲座、研讨都变成思维碰撞的舞台;需多维度洞察,内化知识,为我所用,把知识融入日常教学,落地实践。实现学习范式的 “三个转向”,来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阶段理论研修共安排了三场专题讲座和一场外出考察。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张华教授,带来《论素养本位跨学科学习》专题讲座。讲座中,张教授着重指出跨学科学习需打破学科与生活的隔阂,以 “我要去旅行”、“草船借箭” 等实例为依托,深入剖析以概念性理解为关键,聚焦解决现实问题、造就创新人才的跨学科主题设计思路。
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理事钱文华,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讲座中,分享了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秉持 “五育融合 赋能未来” 理念,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师资、挖掘社会力量等构建丰富课外项目的实战经验。
浙江省教坛新秀,历任杭州云谷学校教育研究院主任,A1 + 教育孵化器负责人朱力,带来《AIGC 教育应用:工具 / 案例 / 思考》讲座。他不仅详细介绍了当前 AIGC 在教育领域诸如智能辅助备课、个性化学习等多样实用工具,还分享了诸多运用 AIGC 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体验的成功案例,并深入探讨了 AIGC 融入教育引发的师生角色转变、教学模式革新等深层次思考,解锁新技术赋能教育新路径。
在杭州崇文理想国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中。崇文教育集团理想国幼儿园总园长,浙江省儿童哲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儿童发展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周向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儿童视角下幼儿特色课程研发路径与方法》,为教师们开启了一扇洞察幼儿教育创新实践的新窗口。教师们还现场聆听了科学探索家、趣森林春天课程的设计理念,并沉浸式入课观摩,亲身感受前沿教育理念在课程中的生动演绎。
在课程学习期间,研发处副处长李文英依据中心课程建设实际,精细规划 2025 年课程建设任务。重点聚焦三个方面:强化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素养;搭建共研平台,推动协同优化;规范管理流程,保障课程稳妥推进。同时,就新课程研发以及老课程优化,详细阐释了实施流程,为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筑牢根基。文艺部朱玮老师凭借详实具体的案例,深入分享课程质性分析的诀窍以及探寻优化推进策略的实战心得,为老师们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方法。
两天学习内容干货满满,教师们沉浸其中。前沿理论、实战经验,化作成长动力,更为中心课程建设夯实根基。跨学科融合、五育并举、新技术赋能等诸多理念与实践,拓宽视野、启迪思维,为后续课程建设蓄势储能。老师们将以此次培训为成长阶梯,把所学融入日常教学,推动中心课程持续提质升级,为青少年成长铺就绚丽多彩的知识之路,助力校外教育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