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课程能否到达学生层面依然那么理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层推进以及校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已然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文学部紧跟教育发展趋势,根据中心打造校外教育标杆的总体要求,今年持续将“微模式・微范式”研究作为质量提升的关键着力点,把“基于课堂观察的听评课”研究当作促进教师成长的聚力核心,同时以“AI 赋能教学”作为创新突破的发力方向,围绕这三大重点有序开展部门层面的教研活动,力求在优化课程、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全方位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3月27日下午,文学部举办了第一场“基于课堂观察的专业听评课”主题研讨活动。本次研讨,结合部门春季公开课展示交流活动,明确了本次公开课的听评课将依据观察量表进行更专业化地分析和评价老师们展示的研究课。在这一方向引领下,在这次教研中,老师们在前期学习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后,共同讨论制定了本次研究的观察维度为:教师行为——环节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问题为“环节安排与目标匹配性如何?”设计了四个观察点六个问题,即每个环节安排了怎样的内容?每个环节的时长多少?各个环节指向于哪条目标?是否实现?哪些证据证明目标是否实现?学生的参与情况如何?老师们还根据自己的理解,探讨了实施研究在操作层面需要解决的一些细节。
本次教研活动为文学部全体教师在专业发展方向上提供了明确指引,确保后续研究工作能够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支撑。相信借助系列专业听评课活动的持续开展,文学部全体教师定能不断提升自身研究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更为专业化的成长,为校外教育事业注入不断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