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第三届“杭州市大运河文化节”系列活动之“长河斑斓·亲子携游:大运河文化专题讲座”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联欢厅举行。
主讲专家黄健教授循着历史、文化、地域、景致、意义这五道脉络,描绘出了蜿蜒丰饶的大运河风貌,带领各位同学与家长们一同感受大运河独特的文化气象。




精彩瞬间




讲座现场,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与黄老师互动。杭州少年通讯社的小记者们还精心准备了关于大运河文化的问题,对黄老师进行了专门采访。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在聆听讲座后的所得所感。
今天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第三届“杭州市青少年大运河文化节”系列活动的主题讲座。讲座现场热闹非常,主讲人浙大文学教授黄老师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将大运河的历史娓娓道来:武林问渡、桥西人家、拱宸邀月……听众们不禁惊叹于大运河的前世今生。讲座结束后,少年通讯社的小记者们对黄教授进行了深度采访,让我懂得了作为新一代接班人,少先队员们要继往开来,要努力保护、传承、发扬大运河文化,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杭州少年通讯社小记者 李昕扬
5月20日上午,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联欢厅座无虚席。作为第三届“杭州市青少年大运河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健老师带来了运河文化审美的主题演讲,与大听众、小听众们一起,品读大运河之美,感受千年运河的文化魅力。
黄健老师从史、文、桥、城、船、景等多个方面,绘声绘色地介绍了大运河文化。黄老师的讲座图文并茂,旁征博引,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大运河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博得了阵阵掌声。
精彩的讲座结束后,黄老师接受了少年通讯社小记者们的采访。当被问到“大运河的精髓是什么”时,黄老师用一个“和”字概括。中国自古以来以“和”为贵,大运河贯穿南北,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
黄老师在耐心解答小记者们提问的同时,也向大家提出了倡议,保护大运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要怀揣敬畏之心,从一草一木、点点滴滴做起。大家对大运河多一份爱护之心,大运河就会变得越来越美!
——杭州少年通讯社小记者 胡韩宇
我们的前辈用一把锄头,一个萝筐,把今天的大运河给一点一点地挖了出来,这是多么伟大而又不可思议的工程啊!
黄教授的讲座让我知道了九堡的“堡”是什么意思。原来,古时钱塘江经常发洪水,为了预警,人们就造了这个“堡”来观测钱塘江,就和烽火台一样。一个“堡”发现有情况就告诉别的“堡”,这样就可以有时间来抗洪。
——杭州少年通讯社小记者 程宇陈
——杭州少年通讯社小记者 陈艺馨
大运河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好好地保护。作为一名小学生,也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好大运河的环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传承和发扬大运河文化。
——杭州少年通讯社小记者 倪卓涵
这次的讲座使我得到了新的启发,可谓是收获满满。原来我对运河的美是不走心的。欣赏运河之美的同时,得感谢前人留给后人的遗产。大运河不愧被定义为世界遗产:不仅仅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更是劳动人民勤劳创造的遗产。
——杭州少年通讯社小记者 杨佳熠
愿我们在亲近大运河丰厚历史之韵的同时,
也承着运河精神,
共筑当代之息,共育未来之期。
相关新闻链接:
宋“潮”来袭,亚运有约:杭州市青少年大运河文化节主题游园会与你相约本周六!

本次讲座当日也进行了“迎亚运·传宋韵”——杭州市青少年大运河文化节主题游园会,现场的图片直播更是突破了百万浏览量!

图片直播链接(将网址复制到浏览器即可查看):https://zj.cztv.live/live/page/1043032423?shauid=ghFon7jqyJviVgv6Fn2zNw**&vprid=0&sharetstamp=1685187237237&ver=8b3d043c101b4e25bd9ac5a5ba5d470e
更多资讯
请下载 “数智杭青少APP”





文学部小微

供稿:文学部
编辑:办公室
-扫码关注我们-